?
湖南衡東縣大浦鎮300多名兒童被查出血鉛含量超標,村民懷疑是緊鄰村莊的化工廠污染所致,但大浦鎮鎮長蘇根林卻用“咬鉛筆也可能超鉛”回應質疑,又一次雷倒了眾人。
面對污染質疑,不是端正態度,認真調查研究,給群眾一個科學、合理的解釋,而是推諉責任胡亂說,敷衍冷漠對待群眾的疾苦。
更令人感到憤慨的是,在大浦鎮,并非只有蘇鎮長一個人胡亂說。
面對廠區內煙氣彌漫,大量灰色煙塵從車間頂棚冒出,排污溝直接通往湘江的污染現狀,面對村民數年的污染舉報沒有回應,面對300多個兒童血鉛超標的事實,當地政府的官員竟然還狡辯說,省、市、縣三級環保部門對這家化工廠實施監管,每周不定時監測,結果是排污達標。
這種睜著眼說瞎話的愚民之舉,不僅體現出當地政府缺乏誠信、不盡職、不盡責的工作態度,而且暴露出的是缺乏擔當、怕追責、怕丟官的心態。
面對媒體的高度關注,當地政府成立事件調查組,迅速關停了污染企業,但是此舉多少有些應對媒體之嫌。“以前就是這樣,上面查得緊了,就關上幾天,等風頭過去又重新開了,不知道這次是不是還這樣?”村民的擔憂也印證了這一點。
否則,也不會一個國家早已明令禁止的電鋅項目,竟然能一路綠燈上馬的事情發生。
是誰為污染企業打開了“生存”之門?沒有地方政府的許可、支持,這家污染企業不會生存至今。這一次若不是因為300多個孩子血鉛超標引起媒體關注,村民的污染舉報之路不知何時能休?
古時官員尚有“當官不為民做主,不如回家賣紅薯”的執政理念。如今身為一方父母官,本是人民的公仆,卻不把百姓的安危系心間,反而甘當污染企業的“保護傘”,處處替它說話、辯解,“百般呵護”,怎么能成為稱職的父母官?又怎么能保一方平安,贏得百姓的信任與支持?
國家三令五申,一再強調要全面認識可持續健康發展和GDP增長的關系,要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。
但不可否認的是,不重視環境保護,以犧牲青山綠水,甚至人民的生命健康為代價的“唯GDP”論的政績觀,至今仍根深蒂固地停留在一些官員的腦海中。為了所謂的“政績”,冒險上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,導致鉛中毒、鎘超標等污染事件在各地時有發生。
如果不對這樣的污染事件責任追究到底,那么不作為、胡作為、亂作為造成重大損失的污染事件還會發生,那種違背常識胡亂說、推諉塞責缺乏擔當的“無知”官員還會出現,那種領導干部拍腦袋決策、拍胸脯蠻干、拍屁股走人、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還將繼續上演。
因此,對于這樣的污染事件,必須正本清源,加大責任追究力度,尤其要實行領導干部終身責任追究制度。從污染源頭開始,從項目招商引資入手,對那些無視法紀的責任人,對那些失職、瀆職的責任人,一定要嚴肅查處,嚴肅追究責任。
當前,面對嚴峻的污染形勢,要堅決向污染宣戰,彰顯出中央政府防治污染的態度和決心,這不僅包括向違法違規的污染企業宣戰,同時,更應該包括向這些污染企業撐起“保護傘”、無視人民群眾疾苦的地方政府官員宣戰。
只有這樣,污染才會無處安身。